文/教育那些事
湖北省简称鄂,地处我国中部地区,省会为武汉,是一个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的省级行政区。
不仅如此,湖北省的经济水平也很高,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、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地区,联结东西、承接南北,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。
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,012.97亿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达到了102,832元,位居全国前列。
湖北省的经济与教育均令人十分羡慕,境内坐落着7所985、211、双一流重点大学,此外,还拥有一系列优质双非大学。
今天,来看看2025年我国湖北省大学院校满意度的排名情况(仅罗列前50名),榜单由ABC排名整理并发布。
湖北省大学排名全面调整,华科大荣获第一,三峡大学位列第十
2025年中国大学院校满意度排名之湖北省中,前三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大学。
华中科技大学荣获第一,院校满意度总分为13.8,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,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(A类),坐落于省会武汉市,由原华中理工大学、同济医科大学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。
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,已拥有近120年办学底蕴,目前,占地面积7000余亩,设有49个院系,开设了119个本科专业,王牌学科有光学工程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机械工程等。
中南民族大学、武汉大学并列第二,院校满意度总分为13.4,其中,中南民族大学是优质双非,武汉大学入选了985工程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(A类),均坐落于省会武汉市。
中南民大的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,1951年,依托中原大学在武汉洪山南麓创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,1952年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,2002年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。
学校于1985年招收首批研究生,2006年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,2010年,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。
目前,设有22个二级学院,开设了72个本科招生专业,各类在校学生共计3万余人。
武汉大学源于1893年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,历经传承与演变,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,是近代中国第1批国立大学。
如今的武汉大学,由原武汉大学、武汉水利电力大学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、湖北医科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。
目前,共设有六大学部,38个学院,开设了130个本科专业,各类学生共计10万余人。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列第四,院校满意度为13.3,位于武汉市,是国家211工程、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。
武汉体育学院、湖北经济学院并列第五,院校满意度总分为13.2;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江汉大学、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并列第七,院校满意度总分为13.1。
其中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是211工程建设高校,还入选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。
创建于1952年,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,1970年后,先后更名湖北地质学院、武汉地质学院,于1974年定址武汉,1981年,成为全国首批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1987年更名中国地质大学,武汉、北京两地办学,总部设在武汉。
2005年,武汉、北京两地独立办学,目前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共两个校区,设有23个学院,开设了70个本科专业,全日制在校生共计3.4万余人。
三峡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十,院校满意度总分为13.0。
其中,华中农业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、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,三峡大学是双非。
不过,虽然三峡大学暂时没有全国重点头衔,但培养出的学子深受国家电网喜爱,就业前景良好。
学校坐落于宜昌市,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,2012年,成为首批全国66所本科院校试点单位之一,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目前,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,设有22个学院,开设了55个本科招生专业。
今日话题:
对于2025年湖北省大学院校满意度排名情况,你怎么看呢?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配资专业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